top of page
Search

「皇仁水塘」一談

  • Joseph Yu (CQCHG)
  • Sep 23, 2016
  • 1 min read

連日暴雨之下,相信師兄弟也見過無數次皇仁(草地一帶)水浸成為澤國。究竟點解皇仁會好似熱帶雨林咁呢?

其實皇仁高士威道一帶在塡海建造維多利亞公園前曾經是沿岸地區,在20世紀初前更是農地稻田。由於本身地區係是低窪地帶,所以水浸係不可避免嘅事 — 我地真係唔可以低估大自然嘅威力呀!

介紹返,其實學校都有唔少對策減低水浸影響。在1950年建成校舍時,地基已被升高(所以到現在我們的 floor level 直至現在還比隔離的銅鑼灣運動場高)。在1950-60年代,校方又在ground floor 增建防水石壆,希望水浸不會影響課室。

圖片1: 「皇仁水塘」(網上圖片) 圖片3: 皇后運動場,今皇仁書院(本館藏品) 圖片3: 綠色虛線為今皇仁書院;左上下為1870年代(仍為沼澤),右上1911年(已成為皇后運動場),右下1947年(戰後起皇仁書院前)(網上圖片)


 
 
 

Comentarios


© 2017 by Joseph Yu (Curator, Queen's College History Museum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