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皇仁今昔:掌院/校長新舊譯名一覽

  • Joseph Yu (CQCHM)
  • Mar 16, 2017
  • 1 min read

由於漢文直至戰後才成為香港法定語言之一,戰前大至政府機構,小至人名都以英文為準,為後世衍生出很多歷史謎團。今次館長會同大家講下八位最具影響力的皇仁掌院/校長的新舊譯名:

史釗域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史安夫子 (Dr Frederick Stewart) 胡禮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黎璧臣夫子(Dr George Bateson Wright) 狄烈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狄吏夫子 (Dr Thomas Kirkman Dealy) 丹拿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丹雅先生 (Mr Bertram Tanner) 古祿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祈祿先生 (Mr Alfred Herbert Crook) 啟 代掌院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琦惠霖/祁惠霖先生 (Mr William Kay) 狄隆掌院/校長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狄龍先生 (Mr Francis Joseph De Rome) 威廉臣高級校長 - 舊譯/正譯應為 - 威林臣先生 (Mr Harry Norman Williamson)

留意因為頭三位掌院是博士,名字後冠有「夫子」之銜。 Headmaster 的正式應譯為掌院;Principal 則是校長

參考資料:1909,1920,1930,1950年黃龍報


 
 
 

Opmerkingen


© 2017 by Joseph Yu (Curator, Queen's College History Museum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