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「錯就要認,打就要企定」:皇仁、體罰和訓導

  • Joseph Yu (CQCHM)
  • Jun 8, 2017
  • 1 min read

今次同大家講下有關皇仁和訓導的歷史。皇仁書院領袖生制度由1911年成立至今已有超過105年歷史,協助老師管理學生秩序。現在學生犯錯不外乎被收學生證、記過等方法懲罰。可能頑皮過嘅同學非常討厭訓導老師和領袖生,但你們有冇諗過百多年前嘅QC仔犯錯,有咩後果呢?

無錯,就係要打!以前世人普遍認為體罰能夠有效阻止學生在將來繼續犯錯。從歷史資料中顯示,在1892-93短短一年半載,皇仁書院(當時稱域多利書院)便有接近50宗體罰事件,分別打6至12下手板或屁股不等。學生犯的錯不外乎上課傾計、不服從老師、講粗口、打架等。比較特別的有「玩捉鬼」,罰打9至12下手板或屁股;而「考試出貓」者則被「重」打12下手掌。而當年最嚴重的是為3名葡籍學生用刀刺傷一華籍師弟。雖然學校體罰的記錄和普及程度並不是每年也記錄得咁詳細,但根據師兄憶述,直至1950年代威廉臣校長時期,體罰情況仍然相當普遍。

參考資料:英國國家檔案館藏品,本館藏品

1892-93年皇仁書院體罰記錄,英國國家檔案館藏品

1892-93年皇仁書院體罰記錄,英國國家檔案館藏品

1892-93年皇仁書院體罰記錄,英國國家檔案館藏品

19世紀末《黃龍報》內有關體罰的卡通

50年代領袖生合照,中間坐着的就是霸氣十足的威廉臣校長
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© 2017 by Joseph Yu (Curator, Queen's College History Museum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