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
QUEEN'S COLLEGE HISTORY MUSEUM
皇 者 仁 風 · 校 史 館
QC HISTORY FUN FACTS 校史冷知識


皇仁與天災
今個風季雨季為華南沿岸城市帶來不少災難,尤其是最近的颱風「天鴿」。本館𧫴向所有災民致以最深切的慰問。 颱風歷來都係香港嘅大患。如1906年的「丙午風災」在香港帶走了15000條人命;當時位於荷李活道的皇仁書院幸好放假一天,讓學生留在安全的室內。雖然未有造成任何傷亡,但大禮...


新 · 館藏搜略 - 愛丁堡公爵奬勵計劃記錄冊
近來館長們忙於處理新收到的舊生贈物,以及3D舊校舍電腦模擬重建計劃。今天一於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其中一件新藏品 — 兩愛丁堡公爵奬勵計劃記錄冊。 雖然歷年的皇仁學生都很注重學業,但在學校的鼓勵下他們也積極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。在1960年代開始引入香港,1970-80年代開始在...


「歷史 · 重現」 - QC舊校舍
雖說皇仁書院現在高士威道的校舍雖然已有67年歷史,但比起創校155年的歷史簡直微不足道。咁究竟係高士威道嘅校舍興建之前,皇仁究竟喺邊度呢? QC 第一代(位於歌賦街)及第二代校舍(位於荷李活道)都經唔起歷史嘅考驗,已經被拆卸重建為其他建築物。但好彩嘅係,當年政府的良好檔案制...


<Let Us Roll Out the Glorious Sound> 皇仁舊生音樂表演
館長希望藉此邀請各位網友撥冗出席明天 (7月2日)在皇仁書院舉辦的舊生音樂晚會,請大家多多支持!今天會和大家說說皇仁的音樂發展。 皇仁音樂活動的歷史其實非常悠久。20世紀初,當時還位於上環的皇仁已經成立中英文劇社,並有學生擔當樂師。20-30年代書院更成立了合唱團,雖然因二...


《摘冠》- 香港主權和皇仁校徽
雖然20年前香港主權移交時館長們仍是小孩,但電視上的升降旗儀式和英軍徹退會操的片段至今仍然歷歷在目。這幾天會同大家講下20年來學校嘅轉變 - 其中最大轉變當然係學校嘅校徽。作為政府教育的象徵,皇仁校徽轉變和香港主權有直接關係。...


「錯就要認,打就要企定」:皇仁、體罰和訓導
今次同大家講下有關皇仁和訓導的歷史。皇仁書院領袖生制度由1911年成立至今已有超過105年歷史,協助老師管理學生秩序。現在學生犯錯不外乎被收學生證、記過等方法懲罰。可能頑皮過嘅同學非常討厭訓導老師和領袖生,但你們有冇諗過百多年前嘅QC仔犯錯,有咩後果呢?...


《此Queen和彼Queen》英女王九十一歲大壽
今日係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九十一歲嘅正日大壽。雖然女王兩次訪港都未有到訪皇仁,但係作為官立學校,1997年前禮堂及校長室均有掛放女王肖像。日日見住佢,相信同學老師都對佢嘅模樣相當熟悉。其實掛英國君主及校長肖像的傳統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,當時還在荷李活道的校舍大禮堂便掛放了由庇...


新一輪皇仁校史研究
雖然展館已經開放,但我哋嘅研究計劃一啲都無鬆懈。適逢復活假期,館長到了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檔案館進行新一輪的校史研究。在眾多資料同信件中,館長突然發現了1903年的大英香港出世紙 - 唔知大家見過未呢?做學術研究最開心就係發現到特別嘅歷史資料同物品,真係好刺激同充滿驚喜架!...


淺談漢文教育史(二): 皇仁、唐話、白話文
現今社會又有不少有關母語教學、普教中等的討論;之前亦有網友提出有關香港漢文教育的歷史問題。今日等館長繼續帶大家回顧皇仁以至香港漢文教育嘅歷史啦! 續前文,前身「大書院」在1862年創校之際已推行英漢雙語教育。當時除了殖民地政府的公務員考試會考核應試者漢文程度外,港府更認為為...


淺談漢文教育史(一): 皇仁、唐話、白話文
相信眼利嘅大家都有留意到二十世紀初皇仁書院學生成績表中有「漢文」(vernacular)一科。究竟何謂漢文科呢?今日一於等館長帶大家回顧一下皇仁以至香港漢文教育嘅歷史啦! 其實漢文即時我們所稱的中文,由於以前還未有「中國」的概念,大中華地區用的語言泛稱為漢文或唐話。雖然當時...
bottom of page